Don’t think. Try to feel it. — 【排練一場旅行】讀後感

蔡柏璋是台灣難得一見,集編劇、導演、演戲於一身的創作者,感謝老婆的推薦,讓我有機會藉由這本書,認識這位傑出創作者腦袋中的世界

彼得的書房
Nov 28, 2021

老實說,蔡柏璋的書是我讀過最誠實、OS最多,少數在哭哭笑笑之間還能有所體悟的作品

我喜歡他坦承自己的自卑、自己的驕傲過程中的心靈轉變,總是能在旅行和人互動的過程中反思自己身為台灣人的驕傲與束縛,進而重新思考事情的本質,更純粹化自己的動機與行為

在分享我最喜歡的幾個故事前,先容我介紹一下蔡柏璋這位創作者

蔡柏璋是台大戲劇系的傑出校友,同時也是英國皇家中央演說暨戲劇學院音樂劇場碩士,現任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、台大戲劇系講師,致力於戲劇推廣與教育

讓我印象深刻的都是不是他傲人的經歷,而是在旅行過程中的見聞

我喜歡一個很小的故事,有關於蔡柏璋(以下簡稱蔡柏)「裝不會」講法文的有趣經過,蔡柏來到巴黎後,希望可以入進隨俗的講法文,希望至少可以在買麵包時說上幾句,因此在家中一再練習「您好,我想要半條長棍麵包,謝謝」,練習到幾乎可以讓他人誤以為自己是法國人的程度,但在實際買麵包的時候,因為害怕自己講不好、不想承擔那隨之而來被識破的恥辱,或者是我不知道如何應對巴黎人理所當然又綿延不斷的法文轟炸,所以選擇做安全的方式

我們總是用「我做不好是應該的」為自己找藉口

看到這裡特別有感覺,好似回到高中時候,明明有唸書卻要假裝沒唸,不願意接受自己「努力但沒有收穫」情況發生的可能性,到了大學也是一樣,出了社會做許多事情總是要「準備好了再去做」、「想好了再去做」,如此的心態導致老闆再問自己偏好跟希望探索的職涯方向時,會發生一種很矛盾的現象

我很想做XXX,但是我不敢說出口,更不敢提出需求

我害怕被長輩說「感覺你沒有準備好」,我甚至害怕長輩給予的鼓勵性建議,將之視為是對我能力的質疑,因為害怕,所以封閉自己,明明內心熊熊烈火,但卻對外一致冷漠,如此的「謙讓」,總是說著他人的好,壓抑著自己的渴望跟需求

但沒有什麼是準備好的,過去是這樣,未來也將是

在故事的尾聲,作者希望30歲的自己「有承擔」一點,更勇敢挑戰自己的極限,就我的解讀,我認為因為沒有什麼是「準備好的」,都是「做了才發現自己需要準備什麼」,很多資源都是先喊出來,在看看怎麼取得的;很多事情是做出來不是想出來的。我們樂於幫助別人,提供我們所會所知,但是自己卻「羞於」向他人提出請求。老實說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不像是喝一碗十足營養的雞湯,比較像是溯源自己過去的記憶,從記憶中發現自己的劣根性,反省自己並小小訂立下次自己要怎麼做。

書中有很多像上述的故事,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和過去的自己、內在的自己做連結,在連結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好與壞,學習不總是用商業類書籍的教條式守則或洞見進行檢核,更多的是情感面的連結,很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,從蔡柏故事中出發,經歷各種荒誕、危險、新奇的經歷中稍稍體會別人怎麼看待這件事

在閱讀一則故事的過程中,我重新認知與重新定義對於Networking(人際交往)的認知

過去我原本認為自己可以「不分公私」、「不為目的」的去交朋友,所以看到身邊有人看起來汲汲營營的去討老闆開心,心中總是會升起一點鄙視(與不知從何而來的驕傲),但在反省自己在公司餐會上的行為,發現自己不是「不為目的」的去和前輩攀談,而是「不願面對」為了目的去搭話的自己,如此矛盾導致自己和前輩的溝通上不總是順暢,有時還常常為了聊而聊,讓談話的過程更顯尷尬。

如此矛盾的心態可能出於自大,覺得哪些人未來對我有好處、那些人沒有,更多可能出自自卑,覺得自己比不上他(或是覺得自己無聊沒什麼可以分享的),要多依附才能在工作上「生存」下去,在抽絲剝繭、去除雜質的過程中我慢慢地感受到

勢利的交際行為雖然不總體面(對我而言),但是卻非常真實

雖然有人可能說「不要想那麼多」、「只是簡單的攀談」罷了,但因自知不是那種跟什麼人都可以聊的人(而且還很愛說教),所以自己是「強迫自己鼓起勇氣」才可以和前輩聊上天的,其背後的目的其實顯而易見,只不過自己不願意接受罷了。

書中也會有很多國外國內的對比,帶出了一些寫實的差異

書中有提到一個瑞典大學與台灣大學的戲劇系,對於「腹部呼吸四肢舞動」練習的比較,在瑞典大學中,一天需花3小時,一周至少練習4天,對比台灣的一周1.5小時課程練習,在一個學期的練習量上面,就是576小時對應15小時的差距,以這個例子告誡戲劇系的學生「你沒有你想像中的努力」,在過程中隱隱約約給人一種感覺:

有比較,有傷害,有疼痛,才有成長

補充: 這裡的比較並不是提倡要從嫉妒、競爭中獲得成長的動力,而是在比較的過程中,將其作為建立「自我成長」目標的一個參考,說到底還是因為「自己想做」而努力,而不是為了「希望跟他們一樣」而努力。

書中有些章節是和蔡柏求學碰到的人相關,印象深刻他在英國求取碩士學位時所認識的一個挪威印度裔女孩,Supraneti Varenya,作者稱她為「小印仙女」

為什麼是仙女呢? 因為她總是可以看出作者為人著想底下的「不自在」,總是可以看出他在體面的應對之下,其實自己不是那麼的願意,這連結到自身經驗就是大夥聚在一起點餐的時候,自己明明有想吃的菜色,但是卻礙於他人的觀感,怕人覺得自已難搞,而說出那句自己也不相信的「都可以」

仔細思考生活中諸多的「都可以」情景,其實很多時候自己是可以誠實說出自己的選擇的

很多時候大家的「都可以」的結果,就是做了很多「還行但不甚滿意」的決定

這在做決策時適用,在點餐時一樣適用,有時台灣人的「溫良恭儉讓」,不是那麼一體適用的。建議大家在未來無論生活上或工作上可以實驗看看這個觀點

最後想分享的是閱讀完整本書後的感受,簡單一句話就是

Don’t think. Try to feel it.

有時思考自己「該不該」、「能不能」的時候,不妨打開自己的感官,用原始的方式取代教育與資訊帶給我的框架

  • 當你「感受」到自己真的很渴望某件事情的時候,就先小範圍的測試看看,先不要去「想」自己的背景、學歷、各種先天後天條件
  • 當你「感受」到你在與人交流時並非出於情願,你可以喊停,你可以減少頻率,甚至你可以直接說出你的感受,先不用去「想」各式各樣的假設性問題,你的真誠比強裝的體貼更受人喜歡
  • 做任何的努力都只跟自己「感受」自己希望發展、希望陪養的事務有關,和你「認知」他人怎麼看你、企業怎麼看你、社會怎麼看你一點關係都沒有

希望自己可以跟蔡柏一樣,打開自己的感官,學習不斷反思那些理所當然,並且誠實的面對自己與他人。

--

--

彼得的書房

分享成長X心理X商業相關書籍,希望藉由閱讀增加生命的厚度跟思考的廣度,近一步了解自己。